「懷石」料理是什麼?

 近年,台日料理人展開諸多懷石料理的交流活動,但所謂「懷石」的歷史意涵並不常被探討,與「會席」料理的關係也不易釐清。結果,這兩者產生了意義混淆,以致有的雜誌不按史實而提出:「會席料理則是從懷石料理分出的支線」的說法。懷石與會席這兩個詞彙,因為日文發音相同──かいせき(Kaiseki),所以就算在日本,若不先表明漢字,則無法確定指的是懷石還是會席,而彼此難以進行深度討論。
會席料理
日本料理的形態,雖然隨著時代而變化,但是各料理的沿革皆有史料可尋,因此研究者之間有一定的共識。就「會席」一詞,在十七世紀之前指茶湯之會、饗宴之席等多義詞。主張日本特有的「侘(Wabi)」美學概念的茶祖村田珠光(1422-1502),與中興者武野紹鷗(1502-1555)皆是禪僧。
茶道書《山上宗二記》有云:「茶湯出於禪宗」。而武野紹鷗的弟子千利休(1522-1591),集大成露地草庵的「侘茶」,讓後人體悟了作為禪修的生活美學。
到了十七世紀末,也就是千利休沒世後約百年,一群茶人為了牽制當時茶道各流派,成立特異於主流風格而提出「懷石」。即是以與「會席」同發音的「懷石」來反諷茶湯之會落入奢侈的情形。當時,薮内竹心(1678-1745)寫《源流茶話》主張回歸千利休的生活美學,並告誡恣意改造此道統的風氣。其實「懷石」一詞,首次出現在立花實山(1655-1708)所編撰《南方錄》。《南方續錄》云:「懷石,同於禪林云藥石,溫石於懷中」,指禪修者將溫熱的石頭放在懷中以耐飢寒。由此典故可得而知,將「會席」改稱作「懷石」所要傳達之意境。
   
懷石料理
十七世紀末是江戶時代經濟最繁榮,但也是幕府財政惡化的時代。由此觀之,繼承「侘」美學的茶人批判奢華的茶湯之會、饗宴之席等,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文化史研究者熊倉功夫(1943-)著〈千家流の懷石〉中說明:「桃山的懷石」(即是千利休時代的茶湯之會)概念與「現代的會席」之間的異同,而言及桃山的懷石概念裡並沒有如現代的會席一般,在主食之前有酒、生魚片等豐富菜餚。諷刺的是,現今被台灣日本料理界以為奢華料理的「懷石」,在史實對應的卻是十七世紀茶人所批判的「會席」。現今,享用「懷石」料理之同時,可以重新審視其中是否蘊含了「侘」美學的傳統精神。

引自《聯合報》「懷石」料理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