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漆器與仿造漆器

    近年,台灣有些日本料理店開始以傳統漆器款待客人。所謂傳統漆器是指由木地師(Kiji-shi)與塗師(Nuri-shi)合作製成的,採用天然漆(Japanese Lacquer)手塗於純木製器的生活工藝品。這件事實,顯示台灣的日本料理界也開始注重傳統料理與傳統食器之間的關聯性。在此所謂「傳統漆器」一詞所隱喻的是,無論日本或台灣的餐飲界皆普遍採用以合成樹脂 (synthetic resin)大量生產「仿造漆器」(JAPANNING)的事實。本來從事傳統料理的廚師所要展現的,就不僅是椀盤上的食物而已,消費者僅關心高CP(所謂俗擱大碗)與經營者僅關心高利潤的結果,導致難以採用傳統漆器這類高成本的餐具。換言之,目前少數店主選用傳統漆器,不但逐漸可提升消費者對於所謂「和食」的認知,也讓產業界重新面對「仿造漆器」的買賣與造假行為之間的關係。
傳統漆器與和三盆糖 (圖片 茶室花江 堤供)

    其實日本社會將「傳統漆器」納入自我認同的要素,是進入本世紀的事情。
第一個契機是,北海道函館市島(KakinoshimaB遺跡中所出土約九千年前的漆器。此考古學的新聞,引發產業人士重新認識世界飲食文化史中「日本」的位置,而呼應了近世貿易上歐洲人將日本的漆器工藝稱為「JAPAN」的史實,進而對照淹沒於「仿造漆器」的現代生活。第二契機是,2013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和食」登錄為無形文化遺產,國際間開始審視日本料理的食膳中是否傳承了傳統食膳文化的精神。
優雅的傳統漆器酒盃 (圖片: 茶室花江堤供)

    關於餐桌上傳統漆器消失的原因,產業研究者山本勝己(YAMAMOTO Katsumi)提出了幾種可能。其一,缺乏思索如何活用傳統原料與原有技術,僅應付時代的需求,而怠惰於新產品的研發。其二,雖然生產者能夠因應原料漆、木材等供需結構的變化,然而因為普遍使用合成樹脂 (synthetic resin),結果市面上大量供給廉價且與漆無關的仿造漆器,進而破壞了傳統漆器的形象。其三,既然使用了合成樹脂材質及合成樹脂塗料等新原料,但是並無研發與傳統漆器之間可以區隔的新興製品 (《漆百科》丸善2008)。結果,市面上充斥了以木粉 混合合成樹脂粉作為基本結構,而以噴槍噴上合成樹脂塗料的「仿造漆器」,甚至這些以「傳統漆器」之偽名高價流通。
    和食,自始以食器作為展現料理的前提條件。因此在日本就有「和食是吃容器」(和食は器を食す)的俗語。到了二十世紀,產業結構與消費型態的大轉變,雖然帶來了我們生活上的便利,但因追究高效率而相對流失了有體溫的傳統技術,而人人皆不自覺地陷入「仿造」的物質世界之中。國際間開始審視是否傳承了傳統文化的精神,這等於考驗我們如何斷絕淹沒於合成樹脂的生活環境。

參見 :自由電子報《傳統漆器與仿造漆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